2014 IT大转型:且行且珍惜
- +1 你赞过了
很多迹象表明,2014年是IT大转型中比较关键的一年。在以数据为中心的今天,很多公司都想需找一种新的方式来追求数据的价值。比如说走在“时尚”前沿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整通过非传统方式组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这将迫使硬件领域会做出哪些创新?在云和大数据引发的变革中,将对产业链各方带来哪些不凡的影响?
引发三大硬件领域的创新
百度首席架构师说,“大数据需要全新的硬件体系结构”。与Google和Facebook一样,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同样面临着重大转型点,他们为了应对海量数据增长和“云端服务”,正在从标准化的OEM架构向自己设计的超大规模架构转变。即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器,加上现成的标准组件装配,使得整个数据中心变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以满足低成本和高效率的规模运营需求。
不管在软件、硬件、还是机械工程设计领域,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都为业界带来了创新的可能性。从硬件创新看来,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第一, 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企业聘用管理员的传统方式,根本无法适用任何一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因此他们必须开发出自动化、能够自我管理,甚至能自我部署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以支持业务快速扩展需求。OpenStack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 单个系统的高可靠性VS数据中心的高可靠性。传统数据中心侧重于单一系统可靠性,要让单部服务器达到99.999%的高可靠性。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允许某个系统和组件出现故障,但必须确保整个数据中心的可靠性。
第三,大数据所需的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Hadoop将分析概念从抽样统计变成了数据分析。但大数据的未来趋势是图形分析功能,将包含数据关系而不仅仅是数据本身。在大数据所需的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中,存储的重要性被提升了。
再来看看IT产业转型中的六大趋势
云、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正在促使IT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次产业变革中以下六大变化趋势尤其值得关注。
第一,开发时间。数据中心的技术发展周期以前是3到5年,而如今在不断缩短。有些解决方案往往要求差不多6个月就要升级,这大幅增加了硬件厂商制定和实施计划的难度,进而也迫使他们加速开发进程。
第二,终端客户。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部署中,虽然OEM厂商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快速适应大规模部署或创新变革的步伐来看,组件或子系统厂商将有更多机会赢得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设计合同”,当然他们也需要推出独树一帜的或能解决重要问题的方案。
第三,新参与者。OEM厂商和ISV开发商一直占据着全球大部分数据中心市场,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或云数据中心正在改变这一格局,例如Google正在自行设计和构建架构,并制定相关规范。同时,Quanta的定制产品不断受到欢迎。
第三, 开源计划。Cassandra开源分布式NoSQL数据库系统正在取代传统数据库;Open Compute和Open Stack等新型开源项目正在重新改写数据中心架构;Quanta、Tyan、Foxconn、等都在通过开源计划提升市场竞争力。Hadoop及其衍生产品无处不在。
第四, 第五,新架构和新算法。针对大规模数据中心“资源池”的趋势,我们看到了硅光子学、池化存储、软件定义网络等不断涌现;还将看到新型非易失性主存储器的发展;64位架构的处理器开始进军数据中心领域;业界还对GPGPU开始感兴趣。
第六,市场变化。笔记本在从HDD转向SSD;云端存储对大容量HDD的需求在急剧增长;云端专用且性能超凡的全新HDD将满足冷存储的要求;SSD和PCIe闪存卡将在云计算领域呈爆炸式增长。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