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技术控大饱眼福 微软创新日的技术盛宴
- +1 你赞过了
就算笔者称不上是一个技术控,在10月30日微软亚洲研究院十五周年的创新日活动上,微软所展示的一些前瞻技术和研究成果,着实让笔者过了一把眼瘾。云计算、大数据、自然用户界面…这些活跃在媒体报道中的热门关键词在这次活动中都化身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可能,未来的生活就是酱紫的!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首先用一幅九宫格图来回顾研究院这十五年走过的路:“1”就是一个“微软理念”的指引;“2”是两个家,“3”是微软的三个使命,“4”是微软在华承诺的长城计划的4个主题;“5”代表微软的5个核心研究方向;“6”是微软培养出了6个MIT TR35青年创新者;“7”代表微软在全球建立的7个核心研究院;“8”微软与高校建立的8个教育部重点联合实验室;“9”在九个城市举办过“二十一世纪计算大会”……
活动的参展技术围绕了四大主题:自然用户界面(NUI)、云计算与移动技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以及科技引领产品创新。并在每个展区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演示和讲解。下面笔者将挑选几项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技术来简单介绍:
“懒人”技术:实时语音翻译
在短短的不到两个小时的主题演讲环节中,微软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技术进行了演示,而引起全场关注度最高的就是对实时语音翻译和手语翻译系统的操作演示。
实时语音系统可将用户所说的语音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并通过语音播放出来,它可以保留用户说话时具有的音色和语调,尽可能地还原说话者的声音。也可以实现双向语言的翻译。
虽然还是避免不了由于发音不标准而有一些翻译错误,但是实现了无障碍沟通的目的。或许,有了这个技术,以后就可以不用十年寒窗学外语了。
让人感动的技术:手语翻译系统
世界各地有3.6亿的听力障碍人士,每一天他们都面临着大多数人从来无需考虑也难以想象的沟通挑战。如何开发一种工具,让人“听”得懂手语?手语翻译系统借助Kinect设备,Kinect通过同时捕捉色彩和深度图像信息使得我们听到聋哑人的“声音”。
尹丹丹是一位有听力障碍的同学,利用手语翻译系统,尹丹丹在健听的观众面前用自己的语言(手语)发表演说,每位观众都能不费吹灰之力听懂她的演说,这让我们看到了让聋哑患者“发声”的新希望。
此项发以微软研究院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和手势识别等自然用户界面领域的广泛研究成果为基础,并更进一步。多式输入数据的应用将突破先前单纯依靠视觉输入或语音数据的局限性。其所应用的技术除 Kinect For Windows外,还包括必应词典、微软翻译、语言建模和3D建模等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技术。
数据能被“看见”的技术:Power Map,在Excel里画地图
Office团队经理Kevin Fan上台展示了Power Map。在Kevin Fan的展示中,我们可以看到,在 Excel 中,可以借助 2D 图表,将数据转化为饼图、条形图等可视化形式,也可以将数据转化为3D。Power Map可以将很多东西整合在一起。
目前Power Map处于公测阶段,已经有游戏公司利用Power Map进行统计,并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
MM最爱的技术:3D发型设计
下面这个技术可能会让很多爱美的MM心动,你在意自己的发型?你苦恼每次去发廊纠结弄一个什么发型最适合你吗?其实,现在也有一些手机app可以实现2D平面的换发型,可但图像总是显得不够真实。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了一款手机应用程序,凭借单张影像便可创建一个逼真的3D头发模型。用户也可以通过改变头发的颜色、长度等塑造自己的发型,尝试各种效果。演示人员告诉笔者,有了这个APP之后,以后可以走在街上,看谁的发型好看,就拍一张,随便按几下手机,就可以看这种发型长在自己头上的效果了。因此,当下次去理发时,如果有人怂恿你作出仓促的决定,只要拿出手机,确切地向发型师展示一下所希望的发型即可。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技术,微软展示了大大小小近20项技术,这里不一一展开了。“创新日“作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一项传统活动之一,笔者认为这项活动的意义在于,通过展示这些研究成果,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
在雷竞技须安全稳定 采访周以真博士时,她表示:“我们做了很多的研究,需要去学习人类的智能,希望在技术方面发明很多的创新,用技术、设备和服务去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去解决在交通、医疗和教育方面的一些社会挑战,通过信息技术去提供很多的解决方案。”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