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中间件助力水上信息整合 信息化提速
- +1 你赞过了
AIS俗称“水上千里眼”,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的简称,在船舶导航、海洋环境监测、渔港监督管理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相关管理机构、专业厂商等各方的合力推动下,国内AIS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海事、海洋、渔政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通”)作为国产中间件的“领头羊”,一直以来积级参与AIS网络相关建设项目,通过中间件平台整合各类导助航信息资源,为内河、沿海等水上管理工作提供专业支持。
多方合力,AIS网络规模不断扩张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强水上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并有效整合沿海和长江干线重点水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和船舶远程跟踪与识别系统(LRIT)。其中,AIS系统作为保障水上安全监管的重要设施,受到了各级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已完成全国沿海和内河一期AIS岸基网络系统建设,形成了覆盖高等级航道的AIS岸基系统骨干网络。同时,海事局也在推动AIS设备在重点船舶上的安装应用,未来几年之内,在我国内河航行的100总吨以下客渡船、客滚船、高速客船、旅游船、危险品运输船将全部配备AIS设备。
此外,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AIS系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东海区,由于渔船众多,航道复杂,多条商船航线横穿而过,每天经过的商船繁多,特别是春汛期间渔场多雾,能见度低,更容易发生海上交通碰撞事故,造成经济、生命财产的损失。为此,东海区从2010年12月起全面启动AIS系统项目建设,促进AIS设备在海洋渔船上的安装应用,到2011年2月,已经有42艘大中型渔船安装了AIS设备,进一步增强渔船避险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渔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不仅如此,在大连、湛江等多个区域,相关管理部门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鼓励更多的渔船安装AIS设备。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国内AIS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经搭建了1个国家级AIS管理维护中心、3个海区管理中心、5个水系管理中心、36个辖区管理中心、121座沿海基站和179座内河基站,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AIS岸基网络系统,为水上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需定制,专业中间件加速水上信息整合
随着AIS岸基网络的持续完善和AIS设备的普及应用,我国水上管理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AIS网络扩容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AIS系统需要处理的信息种类本来就比较繁杂,涉及船位、船速、航向、吃水等各种动/静态信息,伴随着AIS系统数量的激增,每年产生的信息数量达到百万级,对系统的信息整合能力提出了挑战;其次,AIS系统已逐渐应用于船舶监管、污染防护等日常管理工作,与其它导助航设施之间的数据传输工作越来越频繁,而由于受建设投资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各类导助航设施建设模块较为分散,数据格式、规范也不尽相同,导助航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难度可想而知。
针对AIS网络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东方通根据用户需要对原有的中间件产品进行优化和整合,为多个内河、沿海等水上管理机构AIS系统提供量身定制的中间件解决方案,促进AIS相关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充分发挥AIS系统对实际工作的支撑作用,获得了用户的认可。在此基础上,东方通参与实施海事局AIS系统补充及安全应用建设导助航平台项目,采用消息中间件TongLINK/Q、应用集成中间件TongIntegrator搭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将全国各地的AIS数据、海区航标基础数据库数据、海测大队水文数据等汇合到总部,并对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盘活了海量的导助航信息资源,为船舶避碰、水域防污染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整合后的信息资源也能在海监、港口、物流企业等机构中充分发挥出实际应用价值,全面提升海事对外服务形象。
后记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继续加强水上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提高内河、沿海、海域安全管理水平。特别是在海洋管理上,面对快速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更需要通过信息科技改善海洋经营管理状况,增强综合竞争力。作为国内最早开始从事中间件软件研发和生产的厂商,东方通长期关注海洋信息化建设,对用户需求有着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推出的中间件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多个AIS网络相关建设项目,有效提升AIS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接下来,东方通将依托自身在内河、沿海等水上信息资源整合应用方面的丰富经验,积极参与海洋信息化建设,以信息科技带动水上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