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成2018软博会焦点 华为、用友如何打造第三张互联网?
- +1 你赞过了
6月30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简称“2018软博会”)第三场全球软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展览馆召开。本次高峰论坛主题为“工业互联智造未来”。
在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介绍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情况。从发展趋势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制造业各领域渗透,打破原有的产业格局,为制造业注入信息化的基因;从技术产业上看,工业互联网是软件定义网络,工业互联网就是以软件为核心的软件定义网络的技术产业体系。
从发展态势上看,工业互联网正成为领军企业竞争的新赛道,全球产业布局的新方向,制造大国竞争的新焦点。
同时,来自用友网络、树根互联、华为、徐工信息、海尔等企业代表围绕工业互联网发表了专题演讲,笔者将介绍用友和华为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的实践。
对大多数人来说,接触最多的是移动互联网。但是,“互联网已经从消费端向制造端、从消费者向企业端延伸。以前,面向消费者的互联网更多是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变化。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是生产力的转变和提升。”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强兵说。
工业企业为什么要上网?在陈强兵看来,“上网肯定不是目的。对制造业和工业企业来说,最主要还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消费者和客户。”
2017年,用友正式发布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有600多家生态伙伴入驻,注册客户44万家,包括1300多家大型工业和制造业企业,接入工业设备数量是38万多台,数据采集点101万个,工业大数据积累1200TB。同时,该平台还有3万多个开发者,工业App 1247个,云化工业软件279个,并且内置80多项工业协议和20多种细分行业的场景服务。
比如,用友与大西洋焊接集团合作:通过智能工厂的合作,帮助大西洋集团降低20%的库存,优良品率提高了2%-3%,生产人员减少50%。
相比其他的互联网,工业互联网非常难做,它不仅需要打通企业原有的生产、制造、工艺、流程等各个环节,而且企业可能要长期持续地大规模投入,短期还无法盈利。
那么工业企业和制造企业如何“上网”和“上云”?陈强兵谈了三点。
第一步,企业先把ERP做好,因为它是帮助企业整合信息流和价值流的一个管理过程。同时,还需要把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管理到位,用好MES(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第二步,企业需要把各个环节打通,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尤其是制造业,比如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要把生产执行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品、设备、生产线、流水线等打通,实现数据相连。
第三步,把企业的上下游打通,建设一个好的生态。陈强兵说,“把企业的朋友圈和生态搞好,我们就可以实现协同,把上下游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优化企业自身,而且还可以优化我们的上下游、整个产业链,最终形成一个更好的朋友圈和生态圈。”
来自华为工业互联网首席专家王德财则分享了华为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的实践。他说,“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一次基础技术的换代过程,它对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环境资源和技能水平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据悉,在华为内部,数字化覆盖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智能服务各个领域,支撑华为2017年6000多亿的收入。目前,华为基站出货量为100万套,手机出货量为1.5亿部,全球拥有70多个数据中心,1.8万个机柜。
研发上,华为在全球有8万多研发人员,14个研发中心,1500个实验室。华为凭借科学的模式方法、先进的研发工具和零等待的研发环境。他说,“首先从实验室基础设施的标准化、云化开始,让机器7X24小时为人服务。我们构建了130万虚拟机的研发计算云,还有支撑全流程开发的应用服务。研发、设计、开发、测试全面云化,敏捷持续交付等模式全面推行,环境准备时间大幅减少,资源费用率和研发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云化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在制造上,王德财介绍,华为公司坚持在精益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围绕三个流打通数据通道和业务通道。
具体来说,三个流分别是从产品设计到投入生产的产品工程数据流,从来料到成品出货的生产工艺流,从客户需求到生产指定的生产信息流,三个流的打通丰富了华为精益生产实践,给精益生产插上了数字化、智能化的翅膀。
写在最后:
在笔者看来,互联网在消费级领域已经发展成熟,而面向企业级和工业级的互联网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与面向消费者的互联网不同,工业互联网更加复杂,难度更大,非常考验企业的发展决心和眼界。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