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竞技须安全稳定 家电频道】滴答的雨滴,我听见你声音
音乐,是我闲暇时刻抚平心中涟漪的良药,无论是谁,相信都有着自己十分喜欢的音乐风格,而为了聆听到更为完美的音乐,优秀的音频器材是必不可少。其中或许有人不以为然,而有人则为了器材去烧钱烧时间,而聆听音乐真正的本质可能已经忘记。对于音频发烧,我自己也经历过折腾器材的时光,从最低端的耳塞到高端的器材设备,其中的乐趣回味无穷,不过渐渐退烧了之后才发现:听歌,原来只是在听心情。
音频圈子里有一句玩笑话:“玩箱子的看不起玩台机的,玩台机的看不起玩随身的。”虽然只是略带调侃的语句,但也表明了音频器材里烧钱等级的排名。不过虽然烧钱,但提升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声音等级基本不能一概而论,譬如同等级的台机与随身器材相比,台机的声音水准必定要强出不少。最近在爱HIFI音响网(www.lovehifi.com)入手了一套天弦ue,配上M5和CD机效果惊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你拿着伞靠近,为我遮着风挡着雨
对天弦ue垂涎已久,因为本来就想入一套天弦,正好看见新出的ue,不得不说,它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终于入手一套。天弦ue声音的走向是比较均衡的,低频量不算多,但质感圆润,点到为止,纵观整体听感来说是十分舒服的。像在聆听逃跑计划的《Apple》时,不够冲劲的低频使得整首歌在氛围制造上又多了了一些味道,带来的就是均衡、中正的声音表现,听感上十分舒服。
得益于ue在人声表现上的优势,配合马兰士CD机聆听日系女声时还是有着不错的听感,不仅人声抓耳,高频的延展性也表现出色,我在聆听《天空之城》原声碟和鹿乃的专辑时就深深被其所吸引。这种声音风格足以称之为“女毒”。
一点点想感应,一点点想着你
溝口肇的大提琴曲专辑《Cello Bouquet》平日里自己也会聆听一会,这张专辑我特别去下了 WAV 格式,因为感觉纯音乐只有高品质的音源才能塑造出那种氛围。在细节量上,天弦ue和 马兰士 6005 的组合要强于搭配随身设备时不少,仔细聆听你似乎还可以感受到演奏家拉动琴弦的一举一动,“身临其境”一词用在这里再好不过了。天弦ue下大提琴的音色还原准确,声音浑厚丰满,听感舒适,听久了有一丝迷醉。
我总依赖着你的声音
高音温和有光泽、中音结实带暖意、低音重质不重量,天弦的新升级的天弦ue,爱HIFI下了好多功夫,这些全都体现在声音表现上,有几个具体的特点,那就是:高音温和有光泽,不愠不火不刺激;中音结实带暖意,速度表现略明快;低频保守,重质不重量;音场开阔、定位表现出色;细节不算丰富,却分明清楚。
你就像风在说话,顺着我方向
下面仔细说说试听,功放我用的是爱HIFI推荐的前胆后石M5功放来推的,音源用的还是马兰士6005CD机。我相当享受天弦ue播放出来的小提琴声,那琴声温润有密度,无论演奏者如何激昂拉奏,总能保持相当的滑顺绵密的听感,即便在高把位也丝毫不觉刺耳。以Gil Shaham演奏西贝流士、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为例(DG, 437 540-2),Shaham的琴声线条清晰,不至于锐利,但小提琴独奏主体相当分明;小提琴独奏的每个转折清楚利落,却没有声音陵角,毫不显生硬,相当舒服好听,甚至我想用「宽松」来形容在它听见的小提琴声。
平顺自然,小提琴声带宽松特质
音响迷听小提琴时常会留意擦弦声是否丰富,以此来断定系统的细节再生性能。我有另一种赏析途径,一来这张专辑并不是那种刻意强调细节的「发烧」录音,但是整体声音相当平顺、自然、均衡;二来天弦ue也不是细节丰富到让人听来直冒鸡皮疙瘩的音箱;但我听到的琴音细节仍足以让人入神。透过天弦ue可以清楚地听闻Shaham运弓时力度的变化层次,他左手的揉弦动作也彷佛可见。
音场开阔也是天弦ue的另一个特点。我在这里听见的乐团规模虽然比不上落地音箱,可是声音往两侧延伸的开阔感相当不错,这让人听什么音乐都相对更为轻松,听大场面的管弦乐则特别有视觉感。天弦ue在音场规模和动态气势的表现上,虽受限于音箱体积与单元直径,到底它是书架音箱,但在适度音量下,不仅可以呈现一个具体而微的音场,而且声音开阔性有限度,却能自然向边缘开展。
天弦ue也给我声音明快的印象。以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为例,在乐团气势磅礡的开场序奏之后带入小提琴,先是数小节以较中庸的速度演奏一段具有舞曲特征的旋律,随即转入快版速度,以一种富有节庆狂欢的气氛演奏。这时可以十分清楚地听见Shaham迅捷利落的运弓。在天弦ue上听起来,这段带有展技意味的乐段,没有一点拖泥带水,Shaham的演奏真是快意潇洒。
细节清晰,可辨别各种乐器的音质音色
听Zubin Mehta指挥洛杉矶爱乐管弦乐团的霍尔斯特「行星组曲」(Decca, 452 910-2),在「火星」(Mars)一曲当中,在乐曲开头便听见定音鼓的敲击声,由小而渐渐转大,好似战事发展由远而近,营造出紧张肃杀的气氛。我在天弦ue上听见的鼓声结实有力,甚至可说是有形。接着各样的铜管乐器依序导入,小号声音嘹亮而有精神,长号声音带有厚度,相当饱满,法国号则温和如水,低音号声音则有点圆鼓鼓地,但迷人的是那个气流自管身穿越的听感。虽然天弦ue的低音号声缺少低沈饱满的稳定感,那吹奏时的声音细节却引人注意。弦乐团以弓击打琴弦的声音虽然不大,却也听得清楚,一些碰撞声响的细节也一一可闻。
暖意中频,让人声有人味
再听法国花腔女高音Patricia Petibon的「Melancolia」专辑(DG, 477 9447),Petibon本身虽是花腔,但她不是那种声音纤细的女高音,她的嗓音还带着些许厚度。这张西班牙歌曲集,多的是峰回路转的转折,不时还有倏地拔高的乐段,尤能显出她嗓音的特长。天弦ue的声音带有暖意,这在播放人声演唱时颇为吃香。一来,中频较为饱满厚实,人声就能被突显出来;二来,这种声音的「暖意」,让人声听起来特别有「人味」。我听到的Petibon声音相当具有实体感,声音是圆融立体的,而且富有表情。这里我说的表情,不仅是音色与腔调的多端变化,更是强调一种身形画面,我似乎看到Petibon站在前方专注演唱,为着表达歌曲起伏的旋律和情绪,时而摇晃、蹲低身体、挥动臂膀,是我想象力太丰富了吗?我要说:这些「画面」都是天弦ue给我的,我只是照实说而已。
定位表现不俗,舞台感明确
这张专辑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乐团伴奏。除了一个小规模的室内乐团外,还加上了一些特殊的民族乐器,也包括了Joël Grare的打击乐和Daniel Manzanas的吉他。这些乐器演奏同样十分具像,不仅让人感觉有真实感,且可辨别其明确的位置。第四轨后段除了吉他、打击乐,还加入了掌声,让整首曲子听来相当热闹,但这时的舞台感相当清楚,各发声体的定位明白可辨。这说出Audio Physic在天弦ue上所下的许多功夫,诸如相位控制和声音密度等,都相当确实、到位。
密度高,声音就具体
再换上流行录音专辑,我选了两张现场录音,一张是英国老牌歌手Joe Cocker的「Fire It Up, Live!」(Sony, 88883740702),另一张是Bryan Adams的不插电演唱会(A&M, 540 831-2)。天弦ue温暖、高密度的声音,稍稍润饰了这两位男士沙哑、沧桑的嗓音;歌手声音聚焦于中央,因为有厚度的中频,使得人声的轮廓够清楚。或许是因为声音密度高的关系,吉他泛音有光泽,但不华丽;这点在听Petibon那张西班牙歌曲集里面Manzanas的吉他演奏时就有同样的经验。这不是说天弦ue的高频不够好,而是一种属于它自己的高频段声音特质:天弦ue给的不是非常有「空气感」的高频延伸,而是一种密度高的高频。我换用试听室内参考音箱CC Admonitor Silver Preference比较,立刻得到富空气感的、华丽的高频,让音乐显得非常活泼;不过,论起高频段声音密度,天弦ue就胜过参考音箱了。
鼓声的表现比较保守一点,缺少震撼力道,但这非战之罪,天弦ue可是书架音箱啊。虽然鼓声不够猛、不够沈,却相当结实,鼓点很清楚;反而在低频丰厚的落地音箱上,容易因为充沛的低频量感而遮蔽了低频细节。而且,我试听的空间可是超过二十五坪的大空间,稀释掉不少能量,如果在较小的空间听,低频自然会饱满起来。
这两张CD都是现场录音,许多现场观众的欢呼和掌声,每到这些applause出现时,就感到天弦ue的音场开阔度真是不错,让人颇有种置身现场的感觉。我还试着把音箱间距再拉开一点,从原本的1.5m,拉开到1.9m。这时确实感觉音场更开了,但是声音却散掉了,即便我调整了toe-in角度,但中央凝聚的人声实体感变得较为虚浮,相较之下,我还是喜欢先前的声音。
迷人的声音 惊叹音乐性
天弦ue虽包罗了原厂三十年的经验与技术精华,价位却算不上「天价级」,Hi End市场上比它更贵者还多着呢,但这已非一般受薪阶级能负担得起的。不过,他们也有像天弦ue这样价位可亲的音箱,可贵的是,天弦ue身上蕴含了与旗舰同等的多项技术;这不叫超值,什么才是超值?它富有音乐性,能够让人沉醉在音乐之中,听什么音乐都感到舒服、没有压迫感和紧张感,又不是温温吞吞、没劲没力的慢郎中;相反地,它处理声音称得上明快清楚,不拖泥带水;具有厚度和暖意的声底,让音乐更有感情,而不只是播放声音,让人怎么听好像都在注意「声音」,焦点无法转移到音乐本身。
最后我想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声音,不能耳听途说,只有自己亲自感受到,才知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声音。天弦ue满足了我对声音的全部幻想,也很感谢能够在爱HIFI音响网(lovehifi.com)找到这么好的器材,我现在每天非常安逸,享受音乐,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