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筑牢数字金融底座,保障便捷用户体验
- +1 你赞过了
【雷竞技须安全稳定 企业频道】AI等前沿技术为金融行业提供智能化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给数字安全带来了更多挑战。对于微众银行而言,不仅要保障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更要平衡好安全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加强安全防护就让用户的日常交易体验变得繁琐,这也是微众银行一直坚持的理念。
在前不久举行的“微众银行2023年媒体开放日”期间,微众银行相关科技负责人这样分享道。
作为国内首家数字银行,微众银行自2014年12月成立以来,就将科技作为核心发展引擎,并于2015年8月上线了全球第一套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核心银行系统Openhive(开放蜂巢),使得微众银行能够支持海量的客户规模及高并发的交易量,打破了金融科技的大容量、低成本、高可用性“不可能三角”。在过去九年里,微众银行围绕普惠金融持续深耕,在个人金融和企业金融方面均推出了创新型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目前,微众银行已累计为3.7亿个人用户和410万小微企业提供了包括银行账户、存款、小额信贷和支付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
微众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南青表示:“九年来,我们通过聚焦小微企业与普罗大众的金融需求,发挥科技力量弥合‘数字鸿沟’,以线上化服务模式让金融服务融入万千大众生活,从而形成独具微众特色、商业可持续、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筑牢数字金融底座,赋能产业数字化
为了促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千行百业正加速数字化转型,并逐渐向着数智化阶段迈进,在利用前沿科技探索全新业务模式的同时,各行业也在努力实现智能高效、提质降本,助力完成双碳目标及可持续发展布局。值得关注的是,对于金融领域而言,数智化技术的应用有其特殊性和严苛的高要求。
该行相关科技负责人提到,金融业对于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十分严苛。目前,微众银行单日金融交易峰值超过10亿笔、日均金融交易超5亿笔,面对如此大的交易量,微众银行的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可用率达到了99.999%,也就是说一年中受到系统影响时间不超过5分钟,实现了7x24在线不宕机,保证每笔交易的准确性。同时,微众银行将单账户每年IT运维成本降至2元,不到国内外银行十分之一的水平。在这些成绩背后是微众银行对于数字金融、数字技术的持续投入,构建了坚实的数字金融底座。
面向未来,微众银行将持续布局前沿技术,确保自主可控与供应链安全,探索数字金融创新。其中包括开源与标准化建设,聚焦多方资源和力量建设科技创新生态圈,推进科技自主可控;持续加大投入,探索AI大模型与AIGC等技术,持续引领和推动数字金融的智能化发展。
据介绍,微众银行的科技人员占比远高于银行业平均,达到了50%以上;历年IT投入占营收比在10%左右;微众银行坚持的科技自主创新,使其实现了软硬件自主可控,成为国内银行业中首个实现全栈软硬件国产化能力的银行。
更重要的是,微众银行在持续深耕AI、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创新技术的同时,也在将关键技术开源,助力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截至2023年,微众银行对外开源项目已经达到36个,并且已经成为Linux黄金会员、向Apache软件基金会捐赠2个Apache顶级项目。该行相关科技负责人指出,微众银行已通过开源技术尝试解决一些公共科技产品供给的问题,如打造国产安全可控的区块链底层平台 FISCO BCOS,并将其开源,不但解决了国内缺乏金融级、安全可控的区块链底层平台方案的状况,还能帮助更多中小企业通过高效应用开源技术,避免重复造轮子。
此外,微众银行的开源实践在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优异进展,以FISCO BCOS为例,其开源生态圈已汇聚了超10万名个人开发者、超5000家机构与企业,在政务、金融、公共服务、公益、版权、供应链、教育等不同领域已落地400余个产业数字化标杆应用。此外,社区还与上百所知名院校开展人才共育合作,培育区块链产业人才超8万人次。
除了涉及银行运营框架的底层技术、前沿技术发展方面,微众银行推动行业数字化的方式还包括通过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促进数实融合,以及依托“数字+普惠”优势,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支持力度,打造特色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深入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成长关键期。
据悉,微众银行特色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分“三步走”:第一步,数字化信贷产品,强化融资支持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长出来”;第二步,发挥数据价值让惠企政策“活起来”,创新服务模式让科创企业“强起来”;第三步,携手生态合作伙伴,让“科技—产业—金融”循环“转起来”。
微众银行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王立鹏在介绍科技金融进展时介绍道,微众银行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双创”主体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了科创金融产品“微众银行科创贷款”。截至2023年6月末,微众银行科创吸引近32万家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前来申请,累计授信超2600亿元,已申请企业占所在地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总数的比例达17%,在当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渗透率超25%。在深圳2.3万家国高企业中,有近五成企业申请了微众银行科技金融服务。
此外,微众银行通过利用音视频通信技术,推进养老金融服务、无障碍金融服务,提升了金融服务体验和易得性。2022年全年,微众银行服务的老年客群及视障、听障等特殊群体服务人次逾240万。
要更安全也要好体验
AI是2023年数智化转型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词。2023年AI大模型、AIGC的快速发展,为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更“清晰”的方向。凭借更成熟的算力、算法、应用场景,大模型被制造、物流、服务、金融、教育等更多领域使用及技术延展。该行相关科技负责人认为,AI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有机会也有挑战,特别是大模型、AIGC等在金融领域的落地还有许多难题要克服。例如:为避免大模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金融机构需要对大模型进行针对性地训练和完善;作为重要的IT基础设施,金融机构需要对大模型进行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机构对大模型涉及到的海量数据需要全面的治理与保护。
还有一点也值得关注,无论是金融业还是其他行业利用大模型、AIGC等技术提升生产力、探索新业务模式,这些前沿技术也有被运用在隐私窃取、安全攻击等非法用途的可能,一定程度上给金融等行业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该行相关科技负责人提到,为了应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问题,微众银行加入了更多的技术、人力投入,来对用户的信息以及交易环境进行识别,设立多重安全防护,避免新型欺诈手段等带来的交易风险和潜在威胁。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微众银行在通过技术创新保障金融服务体系安全可靠的同时,并没有提高用户的使用门槛,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平衡好安全和用户体验的关系”是微众银行一直坚持的理念,不能用更复杂的安全防护手段来增加用户操作的繁杂程度,而是要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为其打造不同安全基线。该行相关科技负责人提到,微众银行的线上服务只有当用户的交易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例如变更常用设备、转换到不同城市等情况下,才会升级多重防护、增加安全认证;如果在可信环境下,系统则会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供易用的金融服务体验。
写在最后
加速金融数字化不仅可以催生全新的业务模式,让金融业务处理更加便捷高效,并降低传统金融业务的成本和风险,同时也能够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提供支撑。对于银行的运营而言数字化也带来了新动能,如微众银行凭借技术自主创新,打破了金融科技的大容量、低成本、高可用性“不可能三角”,进一步降本增效,并提升服务体验和业务可靠性。
当然,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也会面临重重难题,如AI大模型等新技术带来的数据安全、人才、数据治理、风险管理等挑战,企业想确保产品、服务的高安全、高可靠,就必须解决这些难题。
尽管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数智化已经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值得关注的是,就金融行业而言,微众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加速推进数字生态建设,包括开源技术、人才生态,以及金融服务产品对于科技企业、创新企业的支持等,这些举措将有利于数字化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微众银行携手合作伙伴打造的数百个标杆案例,对于IT能力稍弱的中小企业而言,可以更轻松地通过开源技术引入、灵活落地来加速通往数字化新纪元。
另外,基于微众银行所坚持的“平衡好安全与用户体验的关系”的理念,其在构建筑牢数字底座的过程中兼顾了用户的流畅体验,避免让数字化技术成为用户眼中的数字化“障碍”,这对于释放数字化转型价值同样至关重要。围绕产品与用户体验,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之路的微众银行,面对数亿中小微客户,已经建立了自有的差异化、特色化产品与服务体系,随着AI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演进,还将带来哪些服务创新尤为让人期待。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