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丁耘:为场景找技术,推进数字化转型“最后一公里”
- +1 你赞过了
【雷竞技须安全稳定 企业频道】疫情常态化为生活、工作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为了应对多变的需求和随时可能到来的新挑战,企业纷纷加速进行数字化转型。这也让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发展中最明确的目标之一。有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数字经济同比增长15.6%、相比2年前采用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企业增加了42%、2022年到2024年企业直接数字化转型投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6.5%。
尽管千行百业积极投身数字化转型,但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需求,解决方案很难“以一当百”,复杂的场景和需求也成为企业深化数字化转型必须攻克的难关。所以,为了加速数字化转型,释放数字生产力,需要“为场景找技术”,以做到精准高效,事半功倍。
华为企业BG总裁丁耘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HC2022)的“深入场景创造价值,为行业找技术”主题演讲中提出:华为提供“联接+计算+云”,携手伙伴,以产业持续创新、多技术协同和场景化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客户需求,创造价值,帮助客户推进“为场景找技术”最后一公里。
同时,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期间,华为还发布了“Huawei Empower Program”全球伙伴发展计划,支持合作伙伴构筑数字化转型咨询规划、解决方案开发、产品技术专业集成等三大核心能力,高效服务客户。
聚焦场景需求,助力客户推进数字化转型“最后一公里”
什么是“为场景找技术”?
丁耘介绍到,聚焦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需求,比如,疫情反复带来了机场客流脉冲式变化,复工让电力用电量激增,在线教育卡顿体验差,公路路况拥堵事故多等,找到适合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就是“为场景找技术”。
以电力巡检为例,传统的“人拉肩扛”需要巡检人员每天负重10公斤,走几十里山路,一家供电局的巡检人员每年线路巡视总量接近100万公里,可绕地球25圈,可以说工作繁重且更危险。针对这个场景,华为用太阳能供电系统、OPGW、微波、Wi-Fi 等多种技术协同,解决了巡检线路“无电、无网、无光线的痛点,让巡检人员能够坐在办公室远程实时查看线路情况,大幅降低人工上站需求,巡检效率提升80倍,事故率降低了90%。
为了实现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需求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华为的策略是提供“联接+计算+云”,并携手伙伴联合创新,构建共生共赢生态体系。据丁耘介绍,华为已经携手伙伴打造了超过100个场景化解决方案,覆盖了10余行业。
丁耘也分享了一些案例,例如隧道安全管理。以往都是依靠人工,预案依赖经验。现在智能化的隧道安全应急管理预案自动生成,一键联控。由华为提供雷视拟合、光和数据通信的联接技术、超融合计算平台,以及华为合作伙伴提供的业务应用、可视化展示等,打造的智慧隧道解决方案,端到端提升隧道应急场景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够让事件识别准确率提升到 95%,危险品车辆识别准确度提升到 90%。
另外,丁耘还提到,单一技术难以解决复杂问题,多技术协同是“为场景找技术”的必选项。同时“为场景找技术”也是产业持续创新的源动力。在技术创新、研发方面华为也有持续投入,华为拥有10万研发人员,2021年研发资金投入达到了1427亿元、10年累计研发投入更是达到了8450亿元。
华为企业BG副总裁陈帮华在“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加速政企数字化转型”主题演讲中表示,为场景找技术需要多技术协作。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数据,围绕数据做好感知、传输、存储、分析与处理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华为提供全栈产品及产品组合,支撑数据的E2E闭环处理,使能客户加快数字化转型。
数据联接方面,华为智能云网解决方案在“易”(Easy)、“敏”(Agile)和 “简”(Simplified)三个维度进一步提升行业客户体验,持续构筑CloudFabric、CloudWAN和CloudCampus能力,打造高质量数据底座,加速释放数字生产力。
数据传输方面,华为积极探索F5G(第五代固定网络)面向行业演进的应用实践,发布全光承载、全光工业网、全光园区、全光感知多款新品及解决方案,重塑行业生产力。
数据存储方面,华为全面阐述了“以数据为中心”的创新理念,面向生产交易、数据分析、数据保护等六大数据应用场景,构建可靠、高效的存储底座,助力企业释放数据生产力。
在生态合作方面,华为发布的 “Huawei Empower Program” 全球伙伴发展计划,通过OpenLab与伙伴联合创新,以全新的“三个统一”体系为伙伴赋能,围绕华为ICT学院和HALP构筑人才基础。未来三年,华为还会面向全球伙伴持续投入3亿美金,推动“Huawei Empower Program”更好地落地,共建繁荣数字生态。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