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竞技须安全稳定 数码频道】兴许是背负了太久的骂名,以致国产平板欣然接受了狭小的低端市场,享受着企业大亨的残羹冷炙。暗无天日的环境待太久了,国产平板的斗志完全被消磨殆尽,毫无生机。国产平板缺乏核心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做坚强后盾,走代工的路线注定国产平板目前的命运。
目标支离碎裂
由于技术不过硬,产品质量不过关,国产平板对制造产品态度一直不温不火,即使有质监部门严厉把控,无数网友注视下,不少厂商依然我型我素,以次充好,良莠不分。春埋祸根,秋后问帐,售后问题层出不穷,管理成本应声攀高,与之对应就是平板单机成本攀高,各品牌自然就入不敷出。
13年,在国产品牌大力推动下,国产平板装机量略有增加,平板市场热情高涨,众多一拥而入的厂家跟风进入市场,推动利润蛋糕重分配。装机量增加的背后,是国产平板产品陷入利润不断走低的窘境。
项背忘尘并不可怕
早12年,不少媒体对国产平板的努力都有赞许:“如今的国产平板不仅外观做的足够轻薄漂亮,使用体验也随着性能的快速提升而与国际大品牌平板差距越来越小,而价格却仅是大品牌平板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而,13年下半年,大量平板品牌在十字路口左拐,追寻低成本,向下寻找利润。目标的转变引发头羊效应,各种白牌及不知名品牌开始进入狂热的成本淘金,稳定性和流畅性被彻底抛弃。再回过头看曾经的媒体夸奖,无疑是莫大的讽刺。
国产平板走入曲径
四核平板混战方兴未艾,八核平板横空出世,国产平板却走倒车,反而对低性能的芯片大献殷勤。大量国产品牌弃性能更佳,能耗更低的A9四核至一边,将A7四核甚至更差的方案做为产品核芯,虽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但是用户体验也随之下滑。玩友中抱怨者甚众,盛怒者也不在少数,惹火了“上帝”,成本节约计划自然功亏一篑。
国产平板从来拧在一头的麻绳
国产平板行业太需要一个成熟而又成功的榜样来引导众小企业,走向成功。每个品牌的力量都太过弱小,以至于在国际竞争中被左右碾压,任人鱼肉。唯有整个行业都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产品研发以及保证质量,将产品体验与质量作为竞争之本。或许对品牌来说一时会利益受损,但忍痛一时便能长效久安,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挺直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