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之2011:英特尔&AMD至尊双拼披萨
- +1 你赞过了
如今企业用户对于服务器多核处理器的胃口越来越好,英特尔和AMD在这上面的竞争于是也越演越烈。2011年,在服务器芯片多核之争中,英特尔与AMD之间必将有一场好戏要看。
作为对Nehalem的升级、英特尔基于32nm微架构的Sandy Bridge最终将被归属到至强服务器产品线下,但是这些芯片要到2011年才会出货,基本上与AMD的32nm“Interlagos”皓龙处理器的上市时间保持一致。
不过,尽管GPU计算在技术计算领域日渐普及,用于服务器的下一代至强和皓龙处理器将不会集成显卡。相反,额外的芯片空间将被用于CPU核内。对于Sandy Bridge至强处理器来说,预计每个芯片将达到8个核心,而AMD的“Interlagos”皓龙处理器将采用12至16个核心。
可以看出,对于一家在几年前还不那么热衷于多核的厂商来说,AMD现在似乎已经无法满足现状了,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来自用户的需求。据AMD公司负责服务器/工作站产品的产品市场经理John Fruehe称:“用户,尤其是高性能计算用户正在部署采用12核Magny-Cours处理器的系统来取代8核系统。
AMD认为,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择更高主频和更好的内存/缓存带宽比,所以自然会选择8核新版本。事实证明,有不少主流企业用户正是如此。尤其在高性能计算和其他领域,对更多核心的偏好要远远超过速度。
不过,AMD顶级服务器芯片的核心优势并没有让他们在与Intel芯片的浮点性能方面占优。Interlagos基于AMD最新的Bulldozer核心架构,尽管Sandy Bridge和Bulldozer都支持扩展的256位浮点运算,采用新的AVX指令。向量扩展使FLOPS峰值性能提升两倍。但是因为每个双核Bulldozer模块共享一个256位浮点单元,所以在应用这些扩展FP操作时,Bulldozer处理器将需要两倍的核心数来追赶Sandy Bridge。
无论如何,在服务器领域英特尔与AMD之间必将有一场好戏要看,至于这次继双方在当初“真假双核”后又一次正面碰撞会带来如何味道,还需我们慢慢品尝。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