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百度指数 刷屏朋友圈的微信指数是什么
- +1 你赞过了
昨晚,中国男足以1:0战胜韩国队令人兴奋地消息被朋友圈刷屏,而同样刷屏的不仅有中国男足的卖力一踢。作为BAT中举足轻重的腾讯,其旗下微信悄悄上线了“微信指数”功能,一时间成为科技圈的热点事件。其实,衡量“热词在一段时间内的热度的变化”,早前百度上线“百度指数”,针对PC浏览器设计的一款热词热度变化工具,这一工具曾是传媒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而腾讯此次上线“微信指数”,将注意点放在了移动端。
我们先来看看“微信指数”,据腾讯介绍,“微信指数”是微信官方提供,基于微信大数据分析的移动端指数,精准分析某些热词在一段时间内的热度变化。不难看出,微信继上线“小程序”之后,又涉足了“舆情”领域,这一涉足将为腾讯开放了又一个商业契机,而“微信指数”的上线,将是微信涉足“舆情”领域的第一步。
笔者曾服务于舆情检测室,每天统计某企业的负面新闻,经过整合形成舆情报告,最后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舆论一边倒的现象。而“微信指数”目前只上线了指数这一量化的数字指标,对于舆情来讲,仅处于初步阶段。
关于“微信指数”如何使用,笔者给到一个方法。与“微信小程序”类似,在微信搜索框中输入“微信指数”或“**微信指数”,在弹出的内容中选择“搜一搜微信指数”,然后弹出“微信指数”。如果想了解一个事件或一个厂商的热度,那么在“微信指数”里输入该事件或厂商的名称即可。
在PC互联网时代,人们很容易想起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引擎,对于百度而言,海量的搜索让其有了海量的信息作为资源库,所以在百度指数的准确度很高,也能及时掌控舆情的发展状况。而,移动互联、移动搜索量逐渐增大的当下,上网行为逐渐从PC端走向移动端,对于移动端的事件热度指数,一直是空白的。“微信指数”的上线弥补了这一空白,并能掌握移动端舆论的走向。
做事件指数需要借助海量的信息,那么微信的信息是否能够支撑?据悉,截止2016年底,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8.89亿。用户的海量,促使信息的传播海量。另外,舆情的发展经历了以下过程,从最早的论坛到后来的博客,再到微博,再有微信,每个阶段不同的工具,让舆情有了发源地。截止目前,微博主要为娱乐,而微信在传播过程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之前疯传的优衣库事件,也正是由微信传出来的,所以微信不仅仅是即时通讯工具,同时还扮演着舆情的角色。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